全球电影资讯网——为您速递新鲜、有料的华语、欧美、日韩等电影资讯!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

时间:2015-10-22 17:44:18 来源:全球电影资讯网

    即将于10月23日上映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一部文艺气息十足的电影,它的导演李睿珺先后入围过釜山、威尼斯、东京等电影节,今年32岁,十年来花600万拍了四部电影,是一个很能为制片人省钱的导演。但这次,曾为《观音山》、《万物生长》、《后会无期》等相对商业的电影担任过制片人的方励主动送钱给李睿珺,为的却不是在市场上大卖票房,只为赚取观众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电影?首先让我们从它聚焦的场所——中国西部,古称“西域”——看起。
 
    西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存在。它是历史书里异族古老的番邦,是地图册上广袤荒芜的边疆,是穿越小说中风沙漫天的背景,是电脑桌面上寂静无声的沙丘,是旅行计划里始终未能成行的目的地。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1)
(旅行手册里美丽的丹霞地貌)
 
    但西域是鲜活的,它并没有静止在时间空间的长河里。从古到今,这里一直是个多民族活动和聚居的地区,孕育了璀璨多姿的人类文明,《汉书》中记载当时西域有多达36个城邦,楼兰、龟兹、焉耆等大国更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说。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2)
(穿着传统服装的裕固族民众)
 
    现今聚居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世代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业为生。他们的祖辈也曾拥有自己的国家,他们是曾威震中亚的回鹘人后裔,现在却只剩一万四千多人。在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随着两个裕固族少年的奇妙旅程,西部奇特瑰丽的景观如画卷般渐次展开,宛若一部大西部风光片,更揭露了一个民族、一片土地的变迁。
 
西域风光中的西部少年派
 
    影片从一对放暑假的裕固族兄弟孤身踏上回乡路开始,七天六夜、五百公里,从沙漠到丹霞山脉,从古城遗址到千年古刹,再到记忆中的黄金牧场,尽管导演刻意回避那些美到令人窒息的著名景区,依然掩盖不住别有洞天的沿途风光。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3)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4)
    这些场景对观众来说新鲜而震撼,对片中土生土长的主角而言却只是迢迢回家路,“沙漠生存法则”于他们更是基本常识。他们骑着素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游荡在茫茫戈壁滩上,活像两个“西部少年派”,不经意间的日常举动和对话中,时常透露出一些对我们非常有用的信息——
 
*白天太阳当头时,找个阴凉地休息,等它落下去一点再赶路更好
*不能一直喝水,喝了也是白喝,因为都会蒸发
*长时间骑骆驼裤子会被汗水浸湿,可拿竹竿晾干或套在头上避暑
*骆驼刚死时可取其血当水喝
*长途跋涉后骆驼需要吃大量盐补充体力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5)
    凡此种种实用新知,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涌现,倒要比任何课本或旅游指南直观多了,我想我可能至少几年内都不会忘记。
 
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
 
    李睿珺是个作者型导演,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花了两年时间,从挑选演员到驯养骆驼,事事躬亲。电影拍完,不但两个小演员把他当成了好朋友,就连脾气倔强的骆驼都能听他指挥,完成我们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表演”。
 
    印象最深的是兄弟俩出发后没多久,在沙漠里遇到一条水泥浇筑的地下水道,牵着骆驼走上去,孩子的好动本性让他们东张西望,而此时身后的骆驼竟也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弟弟蹲下时骆驼还深情地舔了舔孩子的头……这样真挚单纯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令人动容。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6)
大师级配乐直指人心
 
    在格瓦拉新·放映组织的前期试片活动中,很多观众看完后都对电影的配乐印象深刻,称让他们想起了《小鞋子》、《白气球》等伊朗电影。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7)
    事实上,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配乐的确实是伊朗人,他就是曾为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创作过多部电影原声的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佩曼·亚丹尼安(Peyman Yazdanian)。制片人方励介绍道:“多年前在合作伙伴的介绍下,我有幸认识了佩曼,也一起合作过《颐和园》、《苹果》、《观音山》等几部电影。李导这部电影刚开始做预算的时候,音乐部分他只留了五万,我看完之后就告诉他这跟电影的品质不匹配,所以我马上把电影素材寄给佩曼,看他有没有冲动来帮这部作品配乐,没想到他特别喜欢,马上飞来工作室一头扎了进去。”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一段主旋律是李睿珺导演找来的裕固族摇篮曲,它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2000年前匈奴民歌的曲调,古朴悠长,仿佛闭上眼就能看到先人们为生活忙碌一天后,落日下拍马而归的身影。佩曼把它提炼出来,成为贯穿全片的一个基调,这让影片又平添上一股沉静之美,不断回味,余韵绕梁。
 
文 | 米朵荔
 
附:部分网络评论摘选
 
@常杰:与《后会无期》一样,《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也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不同的是,它是一道清粥小菜,朴实无华,营养均衡。
 
@李星文: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了。它和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互文关系,和《狼图腾》是战友关系,但这个更加自然、写意、娓娓道来。这也是一部没有公路的“公路片”,穿行在戈壁、沙漠、河流故道、游牧家庭废墟以及千年古迹之间。
 
@ximendal:这是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片子,整体节奏偏慢,要耐得住性子,但看这种片子会投入感情进去,越往后看感情投入越多。看《复仇者联盟2》就不会投一丝感情进去,看特效就够了。
 
@李陶陶:原以为入围了那么多电影节肯定是闷片,原来是文艺的公路片,不光有思考还很好看,兄弟间的纠葛与和解最打动我,小演员很棒,作为驴友被里面的风景震撼到,看到那两只骆驼简直想弄一只来骑骑。音乐很赞!这片太适合大银幕看。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狼图腾,是骆驼图腾(图8)
@Luc:两个裕固族小兄弟的“寻根”之旅,沿途是自然荒漠、人文遗迹,以及工业化的触角。纪实性的摄影风格,让人一度忘记了“公路片”的类型化叙事。至于环保和文化的反思,几乎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难以回避的母题,导演的视角和时间线都还可以更完整一些,配乐的美,反而冲淡了悲凉。小演员的表演自然,质朴,尤其是演弟弟的小盆友,让人想起了《小鞋子》。最后的视觉震撼如期而至,父亲的选择,是整个民族的无奈。再也没有水草丰茂的地方了,倒下的骆驼,陪葬了梦中的故乡。
 
@影志:空灵的笛声、鼓点、驼铃,配乐绝赞。默默忍受和付出的弟弟,沟通很少却有关心的哥哥,骑着骆驼,踏上征程…孤独的白马,空旷的沙漠,路过的僧人,残垣断壁,遗弃的喇嘛庙,没落的石窟和褪去的壁画…
 
@游右右:不管是题材立意和剧情画面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文艺片不如商业片卖座,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没有人关注现实题材人性人文了。电影看起来并不累,倒觉得在商业片的猛烈攻击下,看起来十分清爽。
 
@重庆一位不知姓名的女观众:谢谢你们的好电影!我是90年出生的,请相信我们年轻观众的品味,我们对于各种好电影都有接受度,祝福你们。

围观: 次 | 责任编辑:米朵荔

回到顶部
describe